現在有一群人在護膚圈子里被稱為成分黨,化妝品加工就是品牌生產者因某些原因而不直接生產產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的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他們分析護膚產品中所含的成分,以確定產品的效果、功效和適用人群,化妝品廠家必須具備良好的研發能力,例如,在護膚品中有透明質酸對水、維生素 C 對抗氧化等等,看起來很合理,很合理。但這種分析真的正確嗎?
如何正確解讀化妝品成分表?
根據相關規定,從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企業境內銷售(包括我國國內經濟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我們在產品包裝上真實標注產品配方中加入的全部成分的名稱。實施全成分標識管理規定,既符合世界各國法律法規制度規定,保護以及消費者知情權;也能提供一個更全面的影響產品市場信息,方便消費者可以選擇需要和喜愛的產品,并避開過敏原料。
閱讀化妝品成分表并正確打開
正確閱讀其中一個成分列表: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產品,皮膚搭配很重要。
在評論區你經常會看到很多人強烈“推薦”一種化妝品成分,但是有些人瘋了。以水楊酸為例,水楊酸是酸愛好者的最愛。水楊酸是一種油溶性酸,可深入毛孔,在0.5% 至2% 的濃度范圍內溫和地剝落皮膚,有效抑制細菌和炎癥,3% -10% 的濃度只有專業皮膚科醫生可以控制。
痘痘肌們怕是沒有幾個不知道水楊酸大名的。但是!它卻被大量的敏感肌人群拒之門外!在一些貼吧、論壇里面經??吹接行┤税l帖說,用水楊酸過敏、皮膚變薄,甚至是爛臉。水楊酸是去角質的,使用過于頻繁,當然讓你的皮膚變薄,如果你還是敏感皮膚或者本身對水楊酸過敏,這當然不能用了,這不是水楊酸的問題,是使用者的問題。
有時,某個問題倍受人們追捧的成分,會“有幸”擁有這樣一批忠實的黑粉。
正確閱讀第二個成分列表: 不要在沒有談到劑量的情況下談論一種成分。
我們經常聽到“無劑量論毒性是耍流氓”,其實“無劑量論效果也是一個過程”。但是,無論我們是想要效果還是擔心毒性,都與劑量密切相關。目前,許多成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滿足基本濃度要求的基礎上的。比如大家熟知的煙酰胺原液,想要達到理想的美白效果,3%是起始濃度,常見的濃度是5%。當然,也有少數產品煙酰胺的添加量高達10%,但是否真的有必要還是有爭議的。
一般來說,對于一個原料藥來說,多可能不會更有效,但是少于一定值就不會有用。